3月24日是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终结结核,重在预防”。
一、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?
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。当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、打喷嚏、说话或唱歌时,会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。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,可能会被感染。
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发病。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能够抑制结核菌的生长,使其进入潜伏状态(称为“潜伏性结核感染”)。只有在免疫力下降时,潜伏的结核菌才可能活跃并引发疾病。
二、结核病的症状有哪些?
结核病的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。最常见的肺结核症状包括:持续咳嗽(超过2周),可能伴有痰或血;低热,尤其是午后发热;盗汗(夜间睡觉时大量出汗);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;乏力和疲倦。
如果结核病发生在其他器官,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,例如:骨结核:关节疼痛或肿胀;淋巴结结核:颈部或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;脑结核:头痛、呕吐。
三、结核的易发人群哪些人容易感染结核病?
1.免疫力低下者:如HIV感染者、糖尿病患者、癌症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。
2.密切接触者:与结核病患者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。
3.老年人和儿童: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。结核病可以预防吗?
四、结核病是可以预防的,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:
1.接种疫苗: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,尤其在儿童中能够显著降低重症结核病的发生率。
2.早期诊断和治疗:及时治疗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少传播风险。
3.改善生活环境:保持室内通风良好,避免拥挤的居住条件。
4.增强免疫力: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。
5.预防性治疗:对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以预防发病。
五、日常生活中,我们能做什么?
1.提高认识: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、症状和预防措施。
2.支持患者:结核病患者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,避免歧视和偏见。
3.关注弱势群体:为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医疗支持和帮助。
结核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终结结核病的目标终将实现。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从自身做起,为创造一个无结核病的世界贡献力量!
温馨提醒:持续咳嗽两周的以上的,县医院结核门诊可以免费痰液检测和胸片检查,60岁以上的老年人,门诊确诊结核,报销后可予补贴1800元的治疗费用!
健康小贴士:如果出现持续咳嗽、发热等症状,请及时就医,早发现、早治疗是战胜结核病的关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