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约挂号(微信)
资讯中心
糖尿病的自我诊断
来源: | 作者:护理部 | 发布时间: 2022-02-15 | 721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近些年来,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,相关流行病学显示,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.2%,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也呈逐年上升趋势,而糖尿病的知晓率却处于较低水平,尤其在农村更为明显。

近些年来,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,相关流行病学显示,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.2%,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也呈逐年上升趋势,而糖尿病的知晓率却处于较低水平,尤其在农村更为明显。

为了提高糖尿病知晓率,尽可能做到早发现,早诊断、早治疗,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发现糖尿病的方法。

我们先从糖尿病的症状说起。如果您出现“三多一少”的症状,即多尿、多饮、多食但体重减轻时我们就要高度重视,部分患者会出现口渴、口干、呆滞、四肢无力、倦怠、精力不佳、皮肤瘙痒等症状,这时也应考虑是否伴发糖尿病。

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,我们也不要惊慌,请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,尽早确诊,以免耽误治疗。具体检查项目包括空腹血糖、餐后2小时血糖、尿常规、糖耐量试验(OGTT)、糖化血红蛋白以及C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。

那什么样的人群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呢?根据相关文献,高危人群主要包括:

1.糖尿病前期者(血糖高于正常值,但没有达到诊断标准的中间状态);

2.年龄>40岁者;

3.体重指数24kg/m2或中心性肥胖(男性腰围90cm,女性腰围85cm);

4.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;

5.缺乏体力活动者;

6.有巨大儿分娩史或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;

7.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史的女性;

8.有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;

9.患黑棘皮病者;

10.高脂蛋白胆固醇<0.90mmol/L/甘油三酯>2.22mmol/L或正在接收调脂治疗者;

11.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史者;

12.有类固醇药物使用史者;

13.长期接收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。

筛查方法有2种,即空腹血糖+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2h血糖,筛查结果正常者每3年筛查1次,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1次。

筛查结果可参考下表:

             糖代谢状态分类(WHO1999)

糖代谢分类

静脉血浆葡萄糖(mmol/L)

空腹血糖

糖负荷后2h血糖

正常血糖

<6.1

<7.8

空腹血糖受损(IFG)

≥6.1,<7.0

<7.8

糖耐量异常(IGT)

<7.0

≥7.8,<11.1

糖尿病

≥7.0

≥11.1

注:IFG和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,也称为糖尿病前期。

守护健康从当下每一刻开始。希望大家提高对糖尿病的重视,每年安排一次体检,远离糖尿病,拒做“小糖人”!